悲剧重演!手被无情机器吞噬,机械伤害事故频发引深思

机械安全-设计整体原则-风险评估和降低风险,标准可为机械操作者降低伤害和致命事故提供保护。

 

近日,贵州遵义市习水县新华路某店内,一名男子手被卡绞肉机,消防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了解到受伤男子是在绞肉期间,不慎连肉带手一起被绞入机器。
消防员救援人员经过大约40分钟救援后,才将卡手内部绞盘取出,在医院内,又经过40多分钟的救援,卡手部分的机械被成功切开,手被安全取出。

01

事故案例

 

 

案例一:

2023年6月11日13时30分许,位于江苏连云港海州区的新坝粮油管理所普安粮库扩建二期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一起机械伤害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170万元。
事故直接原因是:死者徐传白操纵高空作业平台上升过程中,头部受肋板和平台防护栏杆对冲挤压受伤,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案例二:

2021年8月24日上午10时许,湖南永州市冷水滩区珊瑚路(凤凰二村)中压燃气工程发生一起机械伤害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110万元。
事故直接原因是:挖机操作人员罗*安全意识淡薄,在没有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驾驶挖机后退;现场管理员熊*武离开现场接听电话,没有及时预警,导致罗*没有发现视觉盲区的周*付;周*付明知挖机在运行,仍进入施工现场,且在现场管理人员劝离后仍站在挖机旁边围观,以致罗*未能及时发现挖机后面有人,在操作挖机倒退时酿成事故。
 

 

案例三:

2021年8月24日13时58分左右,广西柳州金诺新材料有限公司在生产聚氨酯岩棉复合板过程中,发生一起机械伤害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122万元。
事故直接原因是:李某荣安全意识淡薄,违规在自动运行的输出辊道与打包机辊道之间空隙清点板材数量,导致被运行的板材挤压在打包机辊道上。
 
 
 
 
 
 

02

机械伤害知识拓展

 

机械性伤害主要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形式的伤害。

 

 

机械伤害事故产生原因分析

人的不安全行为:

主要表现为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从事故总体统计情况来看,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占事故90%以上。其具体原因为:

  1. 违章指挥:主要是指安排或指挥员工,违反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规标准,违反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和维修等作业的行为。

  2. 违章作业:主要是指现场作业人员违反生产作业岗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通知、决定等进行作业的行为。

  3. 违反劳动纪律:主要是指从业人员在劳动过程中,没有履行和遵守劳动纪律的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

  1.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无防护罩;无安全保险装置;无报警装置;无安全标志;无护栏或护栏损坏;制动装置有缺陷;安全距离不够;拦车网有缺陷;未安装防止“跑车”的挡车器或挡车栏;防护罩未在适当位置;防护装置调整不当等。

  2.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设计不当,结构不合安全要求:通道门遮挡视线;工件有锋利毛刺、毛边;设施上有锋利倒棱;机械强度不够;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设备带“病”运转;超负荷运转;维修、调整不良:设备失修;保养不当、设施失灵等。

 

环境因素:

  1. 照明光线不良:照度不足;作业场地烟雾尘弥漫视物不清;光线过强;

  2. 通风不良:无通风;通风系统效率低;

  3. 作业场所狭窄;

  4. 业场地杂乱:工具、制品、材料堆放不安全;

  5. 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

  6. 地面有油或其它液体;冰雪覆盖;地面有其它易滑物;

  7. 物料贮存方法不安全;

  8. 环境温度湿度不当等。

 

03

本安院机械安全解决方案

 
 

01.用于机械安全风险评估的标准

关键标准回顾:

  • ISO 12100:2010:机械安全-设计整体原则-风险评估和降低风险,标准可为机械操作者降低伤害和致命事故提供保护。规定了在机械设计中实现安全性的基本术语,原则和方法。

    它规定了风险评估和风险降低的原则,以帮助设计者实现这一目标。介绍了在机器生命周期的相关阶段识别危害并评估和评估风险以及消除危险或减少风险的程序。指导风险评估和风险降低过程的文件和验证。

  • ISO 13849-1 机械安全 – 安全相关部分控制系统。

    标准为控制系统安全相关部分(SRP / CS)的设计和集成原则提供安全要求和指导,包括软件设计。

     

 

 

其中标准又分三类,A类、B类、C类

 

 

 

 

02.如何确定设备危险源

事故分析:

设备类型: 半自动钻铣床

设备风险: 旋转,拉入\卷入,缠绕设备

操作人员在在正常生产前调整模具并要求另一个员工帮忙观察设备运转状态。

  • 不安全行为:

    由于员工的开小差,错误的启动了设备,设备的传动系统在缠绕住操作人员的衣物后并将其手臂带入加工区域。

  • 系统设备安全功能失效:

    设备的紧急停止按钮和刹车踏板导致操作人员的手臂最终完全卷入。

  • 加工区域机械防护缺失。

 

03.解决方案以及安全方案

解决方案:

  • 不安全行为:

    隔离原则

    开发危险能量控制的上锁挂牌程序。如果在常规操作过程中设备能够提供足够的防护,则上锁挂牌程序可以不需要执行。

  • 设备安全功能失效

    安全功能:

    根据ISO13849-1标准选择D-E等级要求进行安全系统设计,即安全系统可靠性。

    控制可靠性由ANSI标准B11.19-1990,5.5定义为“...设备,系统或接口的设计,构造和安装应使得设备,接口或系统内的单个组件故障不应妨碍正常停止动作 发生,但应防止连续的机器周期......”.

  • 操作点防护缺失。

 

安全方案:

  • 隔离原则

    在传送带左右侧安装固定式围栏,并对旋转的铣床钻头位置增加防护罩。

  • 停止原则

    电气控制类安全互锁或安全光栅系统需要接入高可靠性的安全继电器信号。

 

04.如何识别设备风险

  • 大多数机器都有可能对人造成伤害,机器事故在官方事故统计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些损伤的严重程度可以是轻微的伤口切口或瘀伤,通过各种程度的伤害来禁用残伤,砸伤,斩首或其他致命伤害。它不是唯一的动力机器,对许多手动操作的机器都是危险的。如车床,铣床,钻头,磨床,镗床,研磨机等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保护,仍然会造成伤害。

     

  • 这些运动可能会通过缠绕,摩擦或磨损,切割,剪切,刺穿或刺破,撞击,挤压或将人拉入可能发生一种或多种这类损伤的位置而造成伤害。ISO12100第1部分规定了机械的危害,该部分阐述了机械危险的分类以及可能发生的危险。

 

对此事故预防的基本原则如下:

 

05.如何识别设备风险

 

 

 

 

 

 

 

06.降低设备风险至可接受程度

 

 

07.其他防护案例分享

 

 

 

08.总结

 
欲了解更多
请拨打热线:400-007-9818
或关注“本质安全研究院”
 
 

 

本质安全研究院(SAFER)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获得国家安研院、应急管理部国际交流中心、应急管理部研究中心、中化舟山应急救援基地、国家电投中央研究院、南海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新加坡人力局、中国矿业大学等单位的支持,拥有一批国内和国际知名安全专家,提供全球领先的本质安全评估和本质安全提升服务,是国内专业的本质安全提升服务商,是中核集团引入的外部高水平安全标准化服务机构。